北京時間7月25日,開拓者球員楊瀚森回到了青島男籃基地,接受了《青島文旅》記者的專訪。
記者:被開拓者選中、進入NBA,對你個人意味著什么?更深層次的意義又是什么?
楊瀚森:對我個人而言,選上當然是激動和自豪的代名詞。我知道開拓者隊關注我兩年了,我進入CBA第一年,球隊工作人員就遠赴中國看我打球,這份誠意讓我感動。更巧合的是,試訓第一站也是開拓者,這像是注定的緣分。看到國內(nèi)球迷的反應,我知道他們也為這一刻驕傲。
但更深層次的意義是肩負著一種責任。中國籃球的發(fā)展過程中,我們這代人需要站出來。被選中是一個契機,一個“很好的第一步”,它讓我有機會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聯(lián)賽中學習、成長。我會努力把在NBA學到的先進訓練方法、康復理念、比賽理解帶回來,分享給國內(nèi)的教練、隊友和年輕球員。同時,我覺得籃球也是國際交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,比如,在開拓者更衣室,我教隊友們中文“?!焙汀胺€(wěn)了”,他們教我最新游戲技巧。我們今天交流的瑣碎小事,在未來就可能變成籃球理念和地區(qū)的跨文化交流。這樣的意義還有很多。我也一定會為中國籃球發(fā)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記者:有人稱你為“中國約基奇”,有人拿你跟姚明相提并論。當下,你如何定位自己?如何在贊譽與批評中找到平衡?
楊瀚森:我很榮幸大家能夠拿我和約基奇、姚明比較,球迷對我的愛稱是對我的贊揚和鼓勵。作為一個新秀,也是“菜鳥”,我不能放出“我要帶領球隊做什么”的大話,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取得多少勝利,所以,我只能說我會做好我分內(nèi)的事情,比如融入團隊、打好每一分鐘等。我會盡可能學習每一名前輩和優(yōu)秀中鋒身上的優(yōu)點,努力成長。
我也明白,差距是客觀存在的,適應NBA不是放棄特點,而是彌補缺點、優(yōu)化特點。關于贊譽與批評,我的態(tài)度非常明確:賞罰分明才是對的。
我在場上有好的地方,也有不好的地方,點評必須中肯,有錯的地方就說,有好的地方該講,我將把好的評價和壞的評價一同接受,然后解決不足,并試著保留自己的長處,這面鏡子能照出最真實的自己。
進入休賽期,我依舊需要好好訓練,無論是增加自己的體重也好,增加自己的力量也好,我會從全方位努力,適應NBA的風格和節(jié)奏。姚明前輩說的“吃好喝好睡好玩好”看似簡單,實則充滿深意——他要我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扛住壓力。每次訓練累到想放棄時,想到國內(nèi)凌晨守候直播的球迷,就覺得自己還能再多練一組。
記者:如今,你已經(jīng)被國內(nèi)無數(shù)熱愛籃球的年輕人視為榜樣。你對這些懷揣NBA夢想的年輕人有何寄語?
楊瀚森:我想告訴國內(nèi)的年輕人:所謂差距并非不可逾越。去年U19世青賽的經(jīng)歷就讓我明白了這一點。要勇于嘗試走出去,哪怕只是參加海外訓練營。
我在美國見到太多為夢想拼搏的普通人,他們的故事印證了我的座右銘:“八小時以外的事,不用擔心;八小時之內(nèi)的事,也別太擔心。保持專注,享受過程?!?/p>
個人的成功只是起點,中國籃球整體水平的提升才是最終目標。我希望未來能更好地幫助國家隊,也希望我的經(jīng)歷能激勵更多有天賦、肯努力的年輕人敢于沖擊NBA夢想。
最后,我還要說一句經(jīng)驗:吃飽、睡好,上場打球的時候就專心,別想太多。
轉載自《青島日報》